北緯33度,黃淮腹地的濉溪縣口子鎮(zhèn),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溫潤的自然氣候孕育了適合釀酒的五谷原糧,以及微生物菌群,因地得名的口子酒在當?shù)匾延?/span>2700多年的釀酒歷史了。
春秋時期,宋襄公欲為盟主,修行仁義,令大夫正考父整理殷商時期當?shù)仨炞鏄犯瑁瑢懗伞渡添灐罚ㄒ姟词酚洝に问兰摇担?鬃泳幾搿对娊?jīng)》時,收錄了《商頌·烈祖》篇,其中記載:“既載清酤,賚我思成”。“酤”為古代稀薄之酒,說明此地殷商時期不但有酒,而且有了以酒祭祖祈福的習俗。春秋時期,魯桓公十五年(公元前六九七年),宋、魯、陳、衛(wèi)各國國君曾于淮北濉溪近郊歃血飲酒,結為盟國。楚莊王六年(公元前六〇八年),莊王率兵攻克宋國國都相城(今淮北市政府所在地),發(fā)現(xiàn)宮庭中“廚有臭肉,樽有敗酒”。莊王舉酒欲飲,將軍子重連忙勸道:“廚肉臭而不可食,樽酒敗而不可飲!”身為國君的楚莊王,對此敗酒如此垂涎,表明此酒必為佳品。
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韓非子曾來此周游,著有《宋人酤酒》篇:記載著最早售酒的酒店情景:酒旗高懸,迎風招展,酒香四溢;賣酒者招徠顧客,熱情周到,購酒童叟懷錢提壺,往返不絕。可見,當時此地飲酒已很普遍。
漢建武二十年(公元四四年)設沛國于相城,頒布“酒榷”,對酒實行專賣政策,壟斷經(jīng)銷,以獲酒利。足見當時淮北的釀酒業(yè)已相當可觀。考古發(fā)現(xiàn),當時已經(jīng)用酒陪葬。1984年11月,在今濉溪東蔡里荒冢中,發(fā)掘一個四耳盤口壺,經(jīng)專家鑒定,為東漢時期所造,其內有酒,色碧綠,香撲鼻。
魏晉時,“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和“七賢”之一的劉伶,都生于濉溪古臨渙鎮(zhèn),酷愛飲酒,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后快。劉伶在《酒德頌》中寫道:“捧罌承糟,銜杯醪,奮鬢箕踞,枕曲藉糟,無憂無慮,其樂陶陶”。稽康在《秋胡行》中有“旨酒盈樽,莫與交歡”的詩句。至今此地酒店仍有書寫“嵇康問道誰家好,劉伶答曰此處高”的對聯(lián)。
唐代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多半住在古符離(濉溪南 15公里)攻讀詩文。閑暇之時,常攜學友劉五、賈握中等游玩,或泛舟濉水,或游寺登山,詩酒盤桓,與淮北濉溪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不少美妙詩句。他在題贈學友的一首詩中寫到了濉溪酒和濉溪魚:“濉水清憐紅鯉肥,相扶醉踏落花歸”。1999年5月,在泗永公路改造工程的過程中,沉寂了近一四〇〇年的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碼頭遺址被發(fā)現(xiàn),被考古界評為二〇〇〇年中國十大發(fā)現(xiàn)之一,通過考古專家對古運河遺址的發(fā)掘,大批唐代沉船、宋代古建筑碼頭及大量的精美陶瓷酒具等文化遺物被發(fā)現(xiàn)(地址現(xiàn)濉溪縣柳孜鄉(xiāng)),展現(xiàn)了隋唐大運河當年的漕運盛況,當時濉溪酒通過運河運往各地銷售,充分證明了當時酒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體現(xiàn)。
宋時期,淮北釀酒更上一層樓。據(jù)古碑記載,在淮北的濉溪和柳孜專設稅官,征收鹽酒稅。宋元豐三年(公元一〇三一年)文學家蘇軾任徐州太守期間,曾游濉溪山水,他在《南鄉(xiāng)子·宿州上元》詞中寫道:“千騎試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
在金兵南進、南宋偏安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兵連禍結,戰(zhàn)亂頻仍,濉溪釀酒業(yè)受到摧殘,此時,濉溪酒多在符離庫存、中轉,通過睢陽古道銷往南方諸地。周密《齊東野語》中記載,宋隆興元年(公元一一六三年),淮東招撫使李顯忠、副使邵宏淵率兵攻克符離,發(fā)現(xiàn)府庫中有不少金、銀、錢、糧、絹,并且有酒三庫。開禧二年(公元一二〇六年),官方在淮北渠溝(淮北市南2公里)設酒稅官。元統(tǒng)一中國后,淮北釀酒業(yè)又日益興旺起來。至正三年(公元一三四三年)在渠溝設立“酒監(jiān)”以課酒稅。
明萬歷年間,濉溪日漸繁華,釀酒作坊已有10余家,翰林戴國士曾游濉溪,夜泊濉水,飲酒賦詩,寫下了“橘徠疑楚澤,沽酒讀離騷”的優(yōu)美詩篇。相山隱士任柔節(jié)曾以“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的詩句贊美濉溪酒。從此,一些騷人墨客、遷客游子、達官巨賈,常會集于此,宴樂于佳釀旨酒之中,吟詠出不少美妙詩句:“名弛冀北三千里,味占江南第一家。”“能添壯士英雄膽,善助詩人錦繡長。”明末清初,濉溪釀造作坊已發(fā)展到20余家。
從清順治元年(公元一六四四年)起,濉溪于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舉行“鄉(xiāng)飲酒禮”。赴會人員多為地方官員及鄉(xiāng)里縉紳和各酒坊主。他們首先到各酒坊道賀,然后分別品嘗酒坊主帶來的美酒,直率評議,鑒別優(yōu)劣。“鄉(xiāng)飲酒禮”一年兩度,遂成鄉(xiāng)規(guī)。
康熙、乾隆年間,濉溪市面更為繁榮,每年農歷三月十八的相山廟會,一些來自外地的香客商人,為了品嘗濉溪名酒,多投宿于濉溪。迄今,還流傳“相山的廟會,濉溪的買賣”的說法。
光緒三十年(公元一九〇四年),津浦鐵路通車,為濉溪酒外銷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濉溪釀酒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很快就出現(xiàn)了72家酒坊爭雄的局面。當?shù)亓餍兄@樣的民謠:“團城七十二,居中盡得法,千甕皆上品,甘美泉水佳”。由于產量的增加,內銷已達“飽和”,各酒坊老板紛紛到外地尋覓門路,建立銷售點和中轉站,由于所產之酒品質優(yōu)良,北銷平津濟,南售京滬杭。
民國37年底,濉溪解放。1949年5月18日,人民政府贖買了私人釀酒作坊“小同聚”等酒坊,創(chuàng)立了“國營濉溪人民酒廠”。1950年,國家對釀酒實行專釀專賣政策,私人釀酒作坊“廣益”“允成”“福泉”“春和園”“德源興”“仁源”等并入“國營濉溪人民酒廠”。在其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國營濉溪人民酒廠一分為二各自發(fā)展為淮北市口子酒廠和濉溪縣口子酒廠兩家大型企業(yè)。1997年,市、縣兩家酒廠結束了長達8年的“商標之爭”,合并成立了安徽口子集團公司,2002年改制成立了安徽口子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5月變更名稱為安徽口子酒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今淮北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相城,在古代也是著名的城邑。“相城”最初為顓頊(高陽氏)所筑。后來夏朝商部落首領契之孫相土因襲舊城,率領商部落定居于今淮北的相山腳下,組成氏族方國,并在今相城地區(qū)形成聚落城邑。淮北之南的濉溪(相距十公里)是汴河與濉河交匯處,俗稱口子,并逐漸形成口子鎮(zhèn),口子酒即因地得名(過去人們把口子鎮(zhèn)出產的酒習慣稱為口子酒)。
目前,安徽口子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現(xiàn)有員工4000余人,占地3000余畝,生產設備先進,檢測手段完備,擁有一個現(xiàn)代化的省級技術中心,各類設備3800余臺套,發(fā)酵池10000余條,具有年產3萬余噸基酒的能力。
1931年和1934年,口子酒先后兩次參加了在青島和北京舉辦的鐵路沿線土特產展覽會,榮獲甲級名優(yōu)酒獎狀;
1955年,濉溪酒廠生產的高粱大曲奪得全國第一屆釀酒會議甲級酒類第五名;所產濉溪酒(俗稱口子酒)正式定名為“濉溪口子酒”,是建國后較早擁有正式品牌名稱的白酒之一。
1959年,“濉溪口子酒”作為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送往北京,向國慶十周年獻禮,進入國宴用酒序列。1972-1975年:在連續(xù)四年全省釀酒企業(yè)優(yōu)質酒評比中,淮北市酒廠生產的口子酒均被評為優(yōu)質酒第一名,濉溪縣酒廠生產的口子酒被評為第三名。
1979年、1989年被評為國家優(yōu)質酒,獲銀質獎章;
1984年獲全國輕工系統(tǒng)酒類質量大賽金獎;
1988年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0年榮獲全國濃香型白酒評比第一名;連續(xù)多次被評為安徽省質量免檢產品;榮獲安徽省人民政府頒發(fā)的“安徽省十大重點名牌產品”稱號。
2000年公司主導產品口子窖酒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榮獲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金獎并被國家批準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2005年6月“口子”商標于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6被評定為中國白酒十大影響力品牌;
2006年7月,被國家批準使用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白酒標志。
2006年10月,口子酒業(yè)被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為中華老字號;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jīng)理張國強被評定為首屆中國釀酒大師。
2009年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為中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兼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單位,董事長徐進任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兼香型白酒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3年4月,公司被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定為中國白酒“169計劃”科研中心,5月,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戶口子酒業(yè)。
2015年6月,口子酒業(yè)上交所掛牌上市,登陸A股主板。
2017年5月,口子窖入選新華網(wǎng)評選的中國品牌百強榜。
2018年5月,口子酒業(yè)榮膺“改革開放40年中國酒業(yè)功勛企業(yè)”獎,董事長、總經(jīng)理徐進榮獲“改革開放40年中國酒業(yè)功勛人物”獎。
附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印證淮北口子窖“窖香酒遠” |
口子老井 |
人民網(wǎng)安徽視窗訊 從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安徽省淮北口子窖酒廠建筑群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評定為重要新發(fā)現(xiàn)。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當前我國最大規(guī)模、首要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2007年4月,國務院下發(fā)《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國發(fā)[2007]9號),成立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正式啟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各項工作。 獲評“重要新發(fā)現(xiàn)”印證淮北口子酒“窖香酒遠” 口子窖酒遺址由老井、老窖池和酒廠建筑群構成。老井、老窖池位于安徽淮北濉溪老城后大街中段、典當巷左側“小同聚坊”院內。老井據(jù)傳掘于隋唐之際,歷代均有修葺,沿用至今;該井井水清冷透骨,甘甜爽口,無懸浮物,無污染、硬度小,堆杯不流,沸不溢鍋。老窖池始建于元末明初,黏實黃土質地,沿用600余年,形成獨特的微生物菌群;輔之以其所獨有的菊花心曲工藝,形成口子窖酒獨特的風格。 淮北口子窖酒建筑群位于濉溪東關老濉河東岸500米南環(huán)城路北側、口子酒業(yè)公司廠區(qū)內,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一、二、三車間均始建于1951年,硬山出磚屏風,屋頂有風樓式樣,外形仿前蘇聯(lián)建筑風格,是一處保存較為完好的中西合璧的現(xiàn)代建筑。(張磊) |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口子老窖發(fā)酵池 具有典型中西合璧風格的口子窖酒廠建筑群 |